最近跟 Maggie 一同參與了兩岸的幾個諮詢項目,過程中明顯地感覺到客戶高管跟她總是有說有笑,互動融洽的不行... 上星期我跟項目負責人去客戶公司開2015年度項目會議,沒想到對方推開會議室門,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M...Maggie 老師有來嗎?」這讓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親和力。
今天下午會議空檔,我們相約到東平路喝咖啡,問她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她這麼受歡迎?在我棄而不捨的追問之下,她告訴我其實這是去年到台灣旅行後發現的成功小秘密,她稱之為溫柔競爭力!
溫柔競爭力? 就是同理心!
Maggie說,前段時間一家人到台灣旅行,旅途中聽到了無數次的「同理心」。剛到台北,接機的出租車司機非常熱情,介紹台北的風土人情,聽我們提到想買些水果回民宿,就立即帶我們去水果市場,還特意準備了水果刀,因為他想到飛機上是不可以帶水果刀的,這份細心讓我們很驚訝。來到民宿,房東阿姨給我們準備了西瓜和雪糕(各種口味),知道我們帶孩子過來還特意買了牛奶和酸奶放在冰箱。每個房間都放礦泉水、台北旅遊地圖和各種小貼士,包括周邊的餐廳、便利店、藥店等。我們不斷感受到各種貼心,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關愛。
為什麼每個人都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處處感受到溫暖呢?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同理心嘛,想到你們可能會需要。忽然間我明白,為什麼去台灣旅行的人越來越多,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果然是人,一種久違了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這種同理心成為了台灣溫柔的競爭力。回到上海之後我嘗試著把Made in Taiwan的溫柔競爭力轉換成我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什麼是同理心?
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借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再思考自己應該怎麼做,這就是同理心的關鍵。目前我們所在的是強調創新與用戶體驗的時代,同理心只會越來越重要,正如 iPhone 與 iPad 的出現,出發點就是用戶體驗至上,如果沒有同理心的展現是不可能創造出來的。同理心就是去體察他人的情感,熟悉人與人之間的微妙互動,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為他人帶去關愛與快樂。
同理心可以培養嗎?
Maggie 根據自身的經驗給了我們以下的建議:
1. 換位思考
有意識地站在別人的立場設想,承認和瞭解對方的獨特性。我們時常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給不同的人群貼上標籤,比如「富二代、90後...」。把對方放在一 個自己設想的框框裡,仔細想想在我們評價他們的時候,又真正接觸過多少的富二代和90後呢?我們真的能夠理解他們嗎?機場、地鐵偶遇的安檢員,賣早餐的小販、咖啡店的服務員、公司清潔阿姨、送快遞的小哥...等等。
試試換個角度來瞭解別人的生活,相信這會讓你更懂得關愛與快樂。
2. 探索不同
探索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和文化,試著親身體驗,運用同理心去理解別人。常會聽到某演員在介紹自己扮演某個角色的時候需要親身去體驗該角色, 比如鞏俐飾演「秋菊打官司」之前跑去農村生活了幾個月,為的就是親身體會農村婦女的生活,從而可以更傳神地演繹秋菊這個角色。大多數人不可能隨意地變換自己的角色,但我們可以通過旅行,來觀察感受不一 樣的文化與氛圍以及不一樣的人生。
每到一個新地方,你可以選擇浮於表面的泛泛之游,但我總會選擇深入當地人的生活,去探索不同。
3. 尊重
因為對於差異的理解, 將使我們更懂得尊重他人! 當我們能夠懂得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化;你將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當你開始懂得尊重他人,別人也會越發的尊重你。其實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不只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也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4. 培養好奇
培養好奇,即培養對陌生人的好奇心以及基本的聆聽技巧。 日漸加快的生活節奏,讓很多人對周圍出現的人事物越來越麻木,對周遭的好奇心越來越弱。 Maggie 告訴我「好奇心是激發同理心的關鍵因素」。許多人對鄰居一無所知,天天碰面的店員知之甚少,也不瞭解多年同事的內心世界。
好奇心有助於瞭解他人是怎麼想的,有著什麼樣的感受、價值觀。
小孩子對世界充滿著好奇,會問各種問題,他們主動找陌生人說話,認真聆聽每個人說話。好奇的本能隨著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淡漠。如果可以拾回兒時的好奇心,大膽地與周圍的人溝通並認真聆聽,你將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這也決定了每個人的思想,認知差異存在的過程其實就是激發同理心的過程。 Maggie 很認真的告訴我,同理心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引發人際關係的革命,同理心不單單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為社會帶來根本的變遷和正能量。
透過 Maggie 細膩的觀察與用心的體驗,讓她的台灣之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再次感謝她的分享,也希望大家藉這個機會,好好善用這來自台灣的溫柔競爭力並牢牢記住一句話:「能夠替別人著想的人才會成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