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I時代巨變—非營利組織如何改善「教育不平等」?【震旦月刊】

已更新:1月5日


人工智慧

前陣子邀請了40多位高中校長,針對 AI對教育的影響,以及少子化等議題進行深度討論。新冠疫情後,隨著貧富差距加劇、教育落差等問題也越發嚴重,2023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強調教育平等的重要性,表示聯合國將會確保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並促進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弭平因不平等產生的教育資源落差。

 

古特雷斯在「教育變革」政策簡報中指出,全球教育正處於「十字路口」,公平和機會危機是第一大考驗。根據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有超過7.7億的成年人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無法閱讀、識字,當中絕大多數為女性。此外,國際間的教育資源也呈現極大落差,根據統計,高收入國家佔全球教育資源的63%,來服務這些僅佔全球學齡人數10%的學子;相反的,在低收入國家只有11%的公共教育資源,來照顧最貧窮的20%學齡人口。

 

Q1:台灣偏鄉教育的現況如何?

 

台灣偏遠地區教育一直是教育平等政策發展重點,高中以下偏遠地區學校總共有1,204所,其中偏遠國小就有962所,偏遠學生總人數超過10萬人,為總數的4.6%。僅管偏遠學生也能分配到平板電腦,享受網路資源,但除此之外,家庭照護問題、經濟困境,乃至於電子設備使用引導、軟實力、獨立思維訓練等等,卻仍是難以補齊。

 

少子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學校縮減整併,眾多實習老師問題難解,再加上科技浪潮來勢洶洶,偏遠學校更面臨教師流動率高,部分地區甚至招不到老師,影響正常教學、校務運作的問題,疫情期間這些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在教育資源不均的情況下,老師、學生、家長如何面對這樣的考驗,我們該如何能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這些都是偏鄉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Q2:現有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不確定性?

 

AI時代來臨,人工智慧領域快速發展,對未來就業市場投下一顆未知的震撼彈。根據研究,使用當紅的人工智慧「ChatGPT」能為工作生產力提升37%,並減少37%的工作時間,不少專家認為,這些通用人工智慧的出現,很可能意味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社會、職場的顛覆和影響不容小覷。統計資料指出,因應自動化發展,在未來十年內,現有的工作機會有27%很可能會消失。

 

在變動劇烈的科技社會,現有教育體制該如何滿足學習的需求?過去填鴨式的教育側重於傳授已知的知識,如何幫助年輕人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保持彈性、靈活?若所有的作業都能透過AI完成,老師也能透過AI給予反饋,那現有的教育到底能為孩子帶來什麼?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總監 Evy表示,因應AI的出現,邏輯性思考、主觀判斷,辯證和提問等能力變得比過往任何時刻都來得重要,唯有強化獨立思考,我們才能發揮與機器不同的價值與創造力。培養面對未知世界的韌性、快速學習能力以及面對陌生問題能夠思考解決的能力,遠比數學、物理、化學等單一科目更為重要,因此強調邏輯思考的訓練一定要從小開始。

 

Q3:「非營利組織」如何弭平教育不均現象?

 

所有學生都應公平的享有接受高品質公共教育的機會。除了需要政府部門持續投入經費、從政策面來改善教育不均外,號稱「第三部門」的非營利組織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創立,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非營利組織「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截至2020年,對全球超過一百多個國家捐贈金額高達548億美元,致力於改善全球健康、農業、美國本土教育等議題中,因貧困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

 

在教育方面,比爾蓋茲(Bill Gates)堅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基金會的工作重點為確保所有人都能在學校、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可能,針對低收入戶、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機會,避免年輕學生輟學,提供高中升大學的入學準備。除了資金援助,基金會更在美國廣推公立圖書館,普及各地的免費網路,縮小地區間的資源落差,並幫助更多的學生能夠完成大學學業,以獲得更好的工作與未來。

 

2008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為美國而教」(TFA)創辦人溫蒂.柯柏(Wendy Kopp),為打破因經濟條件、地區、種族所造成教育不平等,招募來自各個優秀大學的青年老師走入師資不足的低收入社區,引進高品質的教育人力,為全球各地為偏鄉地區推動教育改革帶來不少幫助。



Q4:關於教育基金會運作的成功關鍵?

 

在教育基金會這六年多來的經驗,我親身觀察到以下幾個重點,供讀者們參考。

 

1. 董事成員的選擇與招聘非常重要

邀請對方擔任董事之前一定要跟對方進行深度溝通,確保雙方對於公益教育有一致的理念,並且要定期召開董事會。跟董事之間的互動也十分重要,唯在董事們的要求與指導下基金會才有可能持續的發展跟進步。

 

2. 公益活動要盡可能專注不要發散

剛剛開始一定會有一段迷茫的時期,感覺什麼都想做,但是似乎資源永遠不夠。最後你會發現專注才容易有產出,因此要回到初心,思考哪些公益活動最能夠符合妳成立基金會的宗旨,持續辦理與檢討才能不斷迭代跟優化。

 

3. 公益項目最好能有一個三年計畫

辦活動需要花費許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與精力,如果只是像煙火一樣放完就沒有了, 這樣的投入與產出比,極有可能不符合效益。因此如果能夠寫出一個三年的計畫,對於專案的評估自然會更加全面。

 

4. 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

基金會一般團隊人少但要精挑細選,執行秘書負責所有的行政事務,項目負責人負責統籌基金會的公益活動,再來行銷人員把每一場活動的宣傳做好盡可能讓更多的人受益。最後就是要用心尋找好的供應商。(這一點至關重要)

 

5. 公益活動的成功關鍵

今年我們的基金會一共舉辦了超過80場活動,活動想要辦得好,關鍵絕不只是會辦活動,想辦活動,更重要的是VOC(Voice of client)要提前跟你想服務的目標群體進行溝通與對話,唯有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才有可能對症下藥,創造價值。

 

 Q5:能否舉實際運作案例?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成立於2017年,招攬各行業影響力專家,如大學校長、律師、會計師、創業家等人士擔任基金會董事,提供海內外華人學子多元、豐富且平等的教育資源,協助青年求職、找尋職涯方向。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總監Evy強調,我們重點關注三大群體,分別是高中、大學及職場新鮮人,針對這三個不同的族群量身訂製,推出不同形式的公益培訓。

 

➡高中「學涯領航員」計畫

於寒暑假期間辦理公益營隊活動,邀請業界講師,讓高中生在選擇大學科系前,體驗職業內容,培養學生職涯規劃、專業知識、溝通能力與個人品牌力的四大必備技能。保障每個孩子都有勇敢追夢的權利與機會。

 

➡大學「學涯領航員」計畫

包含各大學的公益&職涯講座, 邀請知名獵頭提供大學生面試技巧等求職相關課程。「為你職引(Career for Taiwan)」為大三以上大學生,提供「一對一職涯輔導」,該活動集結了超過100位不同背景的專業導師與顧問,協助陷入職涯迷惘、對未來感到不確定的年輕人一起思索未來的方向。

 

➡職場新鮮人

「影響力講堂」每月邀請職場大咖,比如微軟CEO、IBM總經理、知名作家及百萬Youtuber等成功人士,跟大家分享職場成功之道。另外,「職行長會客室」則是運用現在最受歡迎的Podcast通過聲音及短視頻的形式讓各行各業的專家線上跟大家分享。

 

在AI時代的重大變革中,非營利組織可透過提供免費網上學習資源、培訓教師、建立數位學習平台等方式,減緩並改善教育不平等現象。確保孩子們都能在AI時代中受益,實現更公正、包容的教育環境。



文/震旦月刊第 629 期/黃至堯・知名人力資源專家博士

9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